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國家發展改革委:頂壓力 多措施 保供應
中國電力新聞網 記者 于琳娜
1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1月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就2021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情況、發用電和投資項目審批等五方面情況進行了通報,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經濟運行調節局局長李云卿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發布會上,能源保障供應受到媒體關注。“展望全年走勢,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痹_指出,從要素條件看,著力解決供給領域要素短缺問題,能源原材料供應保障顯著增強,煤炭優質產能釋放,價格明顯回落,電煤庫存可用天數維持在20天以上,電力供應平穩有序。
當前全國能源供應總體平穩
2021年四季度以來,能源供需持續偏緊,有關部門采取了多項措施穩定我國能源供應,推動能源保供穩價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當前全國能源供應總體平穩,但供需形勢及國際市場環境仍然較為復雜?!崩钤魄浔硎?,針對能源保供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需要抓住保障供應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持續深化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以“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確保群眾溫暖過冬、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為目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能源保障。
實現上述目標,相關部門將指導產煤省區和煤炭生產企業在春節期間保持正常生產銷售及發運,及時做好煤炭產運銷銜接。加強煤電、燃氣機組運行管理,提高頂峰能力,多渠道提升新能源發電出力。推動國內油氣田滿負荷生產,保持原油、管道氣、LNG進口安全穩定。緊盯春節假期、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重要時段,加強運行調度,確保能源供應平穩有序。強化需求側管理,進一步細化實化用能保障方案,持續優化天然氣、電力、煤炭“壓非保民”預案。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堅持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嚴格落實“以氣定改”“先立后破”。統籌發電供熱和原料用煤保障,督促企業簽訂并履行好煤炭中長期合同。優化電網運行方式,用足用好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做到余缺互濟、峰谷互補。發揮天然氣“全國一張網”的優勢,重點加強對北方地區特別是資源偏緊地區的調度保障。
預計今年全國用電量仍較快增長
李云卿表示,綜合研判,國家發展改革委預計2022年全國用電量及最高用電負荷仍將較快增長,與此同時,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碳達峰碳中和等多個目標,對電力保供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要充分發揮各類電源保供作用。在落實調峰資源和消納市場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結合各地新上調峰機組進展和電力保供需要,科學推動煤電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制造“三改聯動”,更好發揮煤電機組的支撐性、調節性作用。
其次,要發揮大電網資源優化配置作用。推動跨省區輸電通道加快核準,并盡早開工、盡早投產,有效提升大范圍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充分利用全網統一調度優勢,做到余缺互濟、峰谷互補。落實跨省區優先發電制度,科學制定跨省區電力平衡方案,切實增強全國整體保供能力。建立健全跨省區優化調度的市場化機制,促進供需總體平衡。
此外,還要發揮電力需求側管理保民生作用。指導各地加強可中斷負荷資源建設,以市場化方式引導用戶錯峰避峰用電,控制不合理用電需求,堅決守住確保民生用電底線。
保障天然氣持續穩定供應
2021年國際天然氣供需形勢跌宕起伏,備受關注。入冬以來,受諸多因素交織疊加影響,全球特別是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中國作為天然氣進口大國,如何保障天然氣持續穩定供應?
李云卿表示,為保障天然氣持續穩定供應,各地區、有關部門和企業要聯合起來進一步深化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扎實做好天然氣保供穩價工作。通過組織全面簽訂和履行好天然氣中長期合同,及早落實資源,嚴格按合同保障供用氣秩序穩定。
未來,將大力提升勘探開發力度,以頁巖氣等非常規資源為重點,推動國內天然氣增儲上產,夯實國內資源保供的基礎。加快提升儲氣調峰保供能力,壓實各方責任,加強調度和考核,全面推進儲氣設施項目建設,增強高峰調節能力。加快構建多元穩定的進口供應體系,加強統籌協調,推進設施能力建設,保障進口安全穩定。深化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完善管網運行調度機制,加強互聯互通建設,充分發揮“全國一張網”作用,提高資源配置運行效率。做實做細“壓非保民”預案,加強實戰演練,必要時精準有序實施,確保民生用氣需求得到滿足。
總體看,入冬以來我國天然氣保供情況好于往年。從資源供應看,全國儲氣庫庫存、沿海LNG儲罐罐存、國家管網公司管存一直處在高位運行。當前,全國天然氣資源供應充足,能夠確保春節假期人民群眾溫暖過節。
上一條: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 下一條:綠色變壓器性能優異前景看好 |
返回列表 |